慢性乳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与心理调节;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选用合适抗感染药物;形成脓肿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辨证用药)和中医外治(中药外敷等,注意哺乳期影响)。
一、一般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乳腺的不良刺激。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慢性乳腺炎的恢复。例如,长期饮酒可能会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使乳腺更容易受到炎症的侵袭。
心理调节:慢性乳腺炎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反复发作等情况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又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加重病情。所以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属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比如,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二、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慢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存在葡萄球菌等感染时,可能会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以确保针对性用药,有效控制感染。不过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中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药物的原则,避免盲目用药。
三、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当慢性乳腺炎形成脓肿时,需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要确保引流通畅,将脓液彻底排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例如儿童患者由于乳腺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正常乳腺组织及周围重要结构。在手术前后都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中医治疗
中药内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肝郁气滞型慢性乳腺炎,可选用疏肝理气、消肿散结的中药方剂;对于热毒壅盛型,可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药物。但中药的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用药,同时要注意中药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中医外治:如中药外敷,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剂进行局部外敷,促进炎症的吸收。对于哺乳期患者,在进行中医外治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乳汁质量的影响,确保不影响婴儿健康。例如,可选用金黄散等中药制剂进行外敷,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改善局部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