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常见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不同病因和年龄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饮食调整、液体疗法、药物治疗及其他支持治疗,饮食上调整易消化食物,脱水时依程度性质进行液体疗法,根据病因选药,还需注意休息、肛周清洁及病情观察,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处理
一、小儿肠炎的症状
小儿肠炎常见症状有腹泻,粪便可为稀水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每日排便次数不等;还可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患儿可能伴有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以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不同病因引起的小儿肠炎症状可能有差异,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肠炎,腹泻次数可能较多,全身症状相对明显些;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肠炎,粪便可能更易出现脓血等情况。小儿的年龄不同,症状表现可能也有特点,比如婴儿可能因肠炎出现烦躁、拒食等表现更为突出。
二、小儿肠炎的治疗
1.饮食调整:对于小儿肠炎患儿,需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适当缩短每次喂养时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给予稀释牛奶或低脂奶等易消化的乳品,较大婴儿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利于肠道功能恢复。
2.液体疗法:若患儿出现脱水,需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进行液体疗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中、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补液,补充水分、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
3.药物治疗:根据引起肠炎的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抗菌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使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益生菌等,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缓解腹痛,但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谨慎,尤其要考虑小儿的年龄等因素,避免使用不适合小儿的药物。
4.其他支持治疗:要注意患儿的休息,保持患儿的肛周皮肤清洁,避免发生红臀等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腹泻、呕吐、体温等情况,若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等患有肠炎的情况,更要谨慎处理,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