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与乳汁淤积、细菌入侵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密切相关。乳汁淤积因婴儿吸吮不当、乳腺导管狭窄等致乳汁无法排出,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细菌可经乳头破损或皲裂、血液循环入侵乳腺;哺乳期及非哺乳期女性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受病原菌侵袭引发急性乳腺炎。
一、乳汁淤积
1.原因及影响
对于哺乳期女性而言,若婴儿吸吮不当,如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会导致部分乳腺导管堵塞,乳汁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引发乳汁淤积。例如,婴儿长时间只吸吮一侧乳房,另一侧乳房的乳汁就容易淤积。乳汁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是急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基础因素。从乳汁成分来看,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淤积的乳汁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常见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在淤积的乳汁中大量繁殖。
另外,一些哺乳期女性乳腺导管本身较狭窄,也容易出现乳汁排出不畅的情况,进而导致乳汁淤积。比如先天性乳腺导管发育异常的女性,在哺乳期更易发生乳汁淤积,增加急性乳腺炎的发病风险。
二、细菌入侵
1.途径及感染
乳头破损或皲裂是细菌入侵的主要途径。哺乳期女性乳头皮肤相对娇嫩,婴儿吸吮用力过大等情况可能导致乳头破损。例如,有些婴儿吸吮时过于用力,会使乳头出现微小的裂口,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就可通过这些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此外,乳头卫生不良也容易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若哺乳期女性不注意乳头清洁,乳头表面的细菌数量增多,更容易通过破损处进入乳腺引发炎症。
对于非哺乳期女性,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乳腺,引起急性乳腺炎。比如患有皮肤疖肿等感染性疾病时,病原菌可经血液运输到乳腺组织,从而导致乳腺的感染炎症反应。
三、机体免疫力下降
1.影响因素及表现
哺乳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相对特殊的生理阶段,机体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例如,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对细菌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而引发急性乳腺炎。另外,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哺乳期女性,如患有糖尿病等,其自身的免疫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增加急性乳腺炎的发病风险。对于非哺乳期女性,如果存在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情况,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也可能使乳腺组织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生急性乳腺炎。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的女性,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在接触病原菌时就更易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