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诊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病史采集需问一般情况、症状表现;体格检查有腹部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CRP、血沉、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B超、MRI;腹腔镜检查用于诊断困难者。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需谨慎且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老年女性要鉴别其他妇科疾病。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等。不同年龄段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育龄期女性相对更易发生。月经史中经期卫生情况等与盆腔炎的发生相关,生育史中如流产、分娩等过程若有感染风险也需关注。
2.症状表现:了解患者是否有下腹部疼痛,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是否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是否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其颜色、气味等情况;是否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是否有月经紊乱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下腹部可有不同程度压痛,若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时压痛更明显,部分患者可触及增厚的输卵管呈条索状等。
2.妇科检查:阴道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宫颈可有举痛,子宫体可有压痛,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可触及包块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能会有轻度升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2.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CRP升高和血沉增快常提示有炎症活动,但这两项指标非特异性,其他炎症情况也可能导致其异常。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菌,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有助于明确是否有病原体感染及感染的类型。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粘连等情况,B超下可见附件区边界不清的囊性包块等,但B超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盆腔内复杂的病变,如盆腔脓肿等的诊断有一定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组织结构及病变情况,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五、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同时进行治疗操作,如分离粘连等,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确诊慢性盆腔炎需格外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于老年女性,要注意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如卵巢肿瘤等与慢性盆腔炎的鉴别,因为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