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一般分为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叶肿胀、充血,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浆液性渗出物等)、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肺叶肿大、质实,切面灰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等)、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肺叶仍肿大,充血消退,由红转灰白,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纤维素增多等)、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肺质地变软,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纤维素被溶解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症状隐匿易有严重并发症要加强监测护理,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暖,饮食营养易消化,有基础病史者要控制基础病关注肺炎病情变化。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肉眼观,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挤压切面可见淡红色浆液溢出。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细菌可在渗出液中检出。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肉眼观,受累肺叶进一步肿大,质地变实,切面灰红色,似肝脏,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纤维素,纤维素可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有利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肉眼观,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相邻肺泡纤维素丝经肺泡间孔相连的现象更明显。渗出物中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逐渐被溶解消失。此期渗出物中的细菌已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肉眼观,肺质地变软,切面实变病灶消失。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将渗出物中的纤维素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大叶性肺炎症状可能相对隐匿,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加强监测和护理。在生活方式方面,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受凉,饮食上需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等,更要积极控制基础病,密切关注肺炎病情变化,因为基础病可能会影响大叶性肺炎的病程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