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髌骨骨折可根据骨折线形态分为横形骨折(青壮年运动等致膝关节半屈曲时股四头肌收缩牵拉髌骨致横断)、纵形骨折(直接暴力致髌骨一侧纵向骨折)、粉碎性骨折(高能量损伤致骨折块碎裂成3块及以上,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也可致);还可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分为无移位骨折(骨折端无明显移位,各年龄均可能因小外力致)、轻度移位骨折(骨折端轻度移位,各年龄均可能发生,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出现)、明显移位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需手术干预,各年龄均可能因严重外伤致)
一、根据骨折线形态分型
1.横形骨折:
特点:骨折线呈横向走行,多因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股四头肌突然收缩,髌骨受牵拉而发生横断骨折,是较为常见的类型。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常与剧烈运动或外伤有关,如运动时膝关节的不当受力等情况易导致横形骨折。
2.纵形骨折:
特点:骨折线为纵向,多是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髌骨一侧所致,骨折块通常较窄。其发生与暴力的直接作用方向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但具体机制与暴力作用方式有关。
3.粉碎性骨折:
特点:骨折块碎裂成3块及以上,根据粉碎程度又可分为完全粉碎和部分粉碎等。常因高能量损伤引起,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情况导致髌骨受到严重的暴力冲击而粉碎。在老年人群中,由于骨质相对疏松,遭受轻微外力也可能出现粉碎性骨折,因为骨质强度下降使其更容易碎裂。
二、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分型(通用的髌骨骨折移位分型标准)
1.无移位骨折:
特点:骨折后骨折端没有明显的移位,髌骨的连续性部分中断,但骨折块仍保持在原来的解剖位置附近。这种类型的骨折相对稳定,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因为少数情况下可能会逐渐发生移位。各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若为年轻人,多因较小的外力导致,如轻度的扭伤等;老年人可能是轻微的跌倒等情况引起。
2.轻度移位骨折:
特点:骨折端有轻度的移位,但移位程度较小,未超过一定的标准范围。骨折块有一定程度的分离或偏移,但通过手法复位等可能较容易恢复解剖位置。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机制类似,但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轻度移位可能相对更容易发生。
3.明显移位骨折:
特点:骨折端移位较明显,股四头肌的牵拉可导致骨折块明显分离等情况,复位相对困难。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需要手术干预来恢复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以保证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各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年轻人多因较严重的外伤,如运动中的严重扭伤或车祸等外伤;老年人则可能是较为严重的跌倒等情况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