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小儿多动症

来源:民福康

要判断小儿是否有多动症,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其他症状。但最终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评估来确定。

1.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不注意细节,在学校功课、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动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经常不注意听别人对他讲话。

经常不能听从指令而完成任务(并非因为违抗命令或未能理解指令)。

经常难以组织好工作和活动。

经常回避、讨厌或勉强做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经常丢失学习、工作或活动所需的物品(如玩具、学校作业、铅笔或书本)。

经常容易被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

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

2.多动-冲动:

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座位上的场合离开座位。

在不适当的场合乱跑或攀爬。

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

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

经常讲话过多。

常常在问题尚未问完时就抢着回答。

经常难以等待或按顺序排队。

3.其他症状:

在需要保持坐姿的场合常常离开座位。

经常在不合适的场合过度地奔跑或攀爬。

经常感到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或在座位上扭转不停。

经常讲话过多。

经常难于入睡,或睡眠不安宁。

经常出现遗尿,或在需要保持整洁的场合弄脏衣物。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有多动症的倾向,但最终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评估来确定。如果您对孩子的行为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精神科医生,他们可以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和提供适当的建议。

此外,多动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注意力缺陷障碍、学习障碍、焦虑障碍等。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评估工具,如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心理测试等,以帮助确诊。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通常包括综合干预措施,如行为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教育支持。治疗方案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需要家长、教师和医生的共同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管理多动症症状: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时间、饮食和运动。

提供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一贯执行。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和适应社会。如果您对孩子的多动症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是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七岁小儿多动症怎么办
沈冰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七岁小儿多动症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多动训练等。1.药物治疗正常6周岁以下,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故通常在6岁以下不建议服药,但7周岁以上必须就诊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服用中枢性成分兴奋剂,常见的药物有盐酸哌甲酯片、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等。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法有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心理社会干预等。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
小儿多动症治疗方法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心理治疗、教育干预、社会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 1.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特定的药物,如哌甲酯和托莫西汀等,来帮助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症状。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决定。药物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症状,但需要密切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小儿多动症患儿非常重要,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高注意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2、合理饮食 避免过多摄入含有咖啡因、添加剂等刺激性物质的食物和饮料。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动症看哪个科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动症看儿童精神科或儿童心理科。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以下是关于多动症及就诊科室的一些具体分析。 首先,儿童精神科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多动症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他们经过专门的训练,熟悉儿童精神疾病的各种表现和诊断标准,可以通过详细的询问、观察和专业
多动症有治好的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动症有治好的。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虽然多动症的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症状的显著改善甚至治愈的。 首先,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多动症患儿大脑中神经递质失衡等问题,选用合适的药物,如哌甲酯和托莫西汀等,可
多动症和抽动症一样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动症和抽动症不一样。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注意力不集中常导致孩子在学习、做事时难以持久专注,容易分心;活动过度则使他们小动作不停、难以安静地坐着;冲动行为可能让他们在未思考清楚时就做出反应,例如抢答问题等。其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环境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精细动作及协调能力差等。 1.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小儿多动症非常突出的表现。孩子在学习、做事时难以持久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对周围的刺激非常敏感,不能专心听讲、做作业等,经常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错误。 2.活动过度 患儿总是显得格外好动
多动症就是天才病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动症不是天才病。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首先,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等,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他们在学校可能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做事缺乏条理、丢三落四,难以维持良好
小儿多动症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多动症指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教育干预等。 1、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小儿,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使用哌甲酯、托莫西汀、丙咪嗪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核心症状。 2、心理行为治疗 行为疗法
多动症可以治愈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多动症可以治愈。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虽然多动症的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和长期的努力,是有很大机会实现治愈或显著改善症状的。 首先,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尽早发现多动症的迹象并进行专业诊断,能为及时开展治疗提供基础。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患儿
多动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柳静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的缺陷、注意力不集中,比如上课的时候小动作多或者有一些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够听从老师或者家长的指挥,不能够完成既定任务。还有就是情绪问题,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家长都会反映孩子脾气特别的急躁,特别容易发火,有一些孩子甚至于出现暴躁、攻击的行为,也可能会并发一些其它的疾病,比如狂躁等,属于多动一些其它的合并的病症,多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陈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多动症在医学上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非常常见儿童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很高,据统计有4%~12%孩子有多动症倾向,这里边有66%~85%孩子可以持续到青春期,甚至到成人时期,多动症发病情况就是男孩和女孩比例是4比1,甚至到9比1。多动症严重地影响孩子生活和学习,这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差,成绩也不好,同学关系也不好,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损害,而且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陈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多动症孩子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即1到5岁,主要表现为特别好动、不安静,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生疏,用肘剧烈爬行,而且转动,开始走路发现明显活动量过剩。在幼儿园时始终不能安静学习,一点小事情导致注意力涣散,很难参加集体活动,脾气暴躁,难交朋友。而且多动症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方式和能力明显跟年龄不符。孩子到学龄期,主要表现为移动性多动、不安静
小儿多动症怎么治疗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多动症治疗,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一般治疗。即要给孩子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一定的规律的体育活动。第二、心理治疗和干预。是小儿多动症的主要方面,包括在医院的心理行为干预,以及家长的教育。第三、学校教育,如果是六周岁以上比较严重的多动症患者,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挂什么科室?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综合性医院,在三线的小城市内,一般小儿多动症是挂儿科,儿科当中会有专门的三级分科,所以也可以在神经内科或者是儿保科进行就诊。如果是在大医院的情况下,比如综合性儿科医院,就是单纯的儿科医院,小儿多动症应该是挂神经内科进行就诊。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都容易分神,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吸引其的注意力,丢下自己手头上的事。第二、活动明显增多,坐不下来,到处跑,上学的时候也是,坐在位置上,一会扭扭脖子,一会你扭扭腰。第三、情绪容易激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