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复发症状
川崎病复发的症状可能与初次发作相似,也可能有所不同,如发热、皮疹、黏膜炎症、淋巴结肿大、心血管症状等,也可能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咳嗽、流涕、腹痛、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复发。
1.发热:再次出现发热,体温通常超过38℃。
2.皮疹:皮肤出现红斑、皮疹,可能类似于初次发作时的皮疹。
3.黏膜炎症:口腔黏膜充血、发红,唇红干裂、出血,草莓舌;眼结合膜充血、发红,无脓性分泌物;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蜕皮;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4.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5.心血管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心肌炎、心包炎等。可能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6.其他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咳嗽、流涕、腹痛、呕吐等。
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复发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孩子曾经得过川崎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复发。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等,以明确诊断。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川崎病复发,治疗方法与初次发作相似,通常包括以下措施:
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是治疗川崎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
2.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
3.其他药物: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等。
4.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补液等。
5.密切监测:密切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此外,川崎病复发的风险与初次发作后的时间有关。一般来说,复发多发生在初次发作后的2年内,但也有少数病例在5年后复发。因此,孩子在初次发作后的5年内需要密切随访,包括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对于川崎病患儿的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2.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避免孩子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5.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川崎病复发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就医。家长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注意孩子的病情变化,以保障孩子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