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疹是什么意思
婴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618个月婴幼儿。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高热35天且体温波动大,热退疹出,皮疹散在、玫瑰色、压之褪色,1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和脱皮。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学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多休息、空气流通、多饮水、易消化食物)和对症治疗(体温超38.5℃或不适时用退热药物,优先物理降温)。特殊人群方面,6个月以下婴儿症状可能不典型、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3岁以上儿童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鉴别;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发热初期要积极退热;患病期间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皮肤清洁防感染。
一、婴幼儿急疹的定义
婴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常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3岁以后少见。
二、临床特征
1.发热: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40℃或更高,一般持续35天,期间体温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反复高热。
2.出疹:热退疹出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发热缓解后,皮肤出现散在的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mm,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首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一般12天内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和脱皮。
三、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即高热35天,热退疹出。血常规检查在发热期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6、7型的特异性抗体。
四、治疗
1.一般治疗:让患儿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2.对症治疗:当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患儿明显不适时,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要注意药物的年龄禁忌,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浴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6个月以下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患病后可能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观察病情。3岁以上儿童患婴幼儿急疹相对少见,若出现类似症状,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2.病史:如果患儿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在发热初期应积极采取退热措施,避免体温过高诱发惊厥。
3.生活方式:患病期间应避免带患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