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由什么引起的
肺栓塞主要由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栓子来源有血栓、脂肪栓子、羊水栓子、空气栓子、肿瘤栓子等,一些基础疾病如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抗磷脂综合征等也会增加其发生风险,相关患者需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治疗以降低肺栓塞风险
血栓:是肺栓塞最常见的栓子类型。静脉系统内的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例如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下肢骨折、手术(尤其是骨科、盆腔、腹部手术)、妊娠及产褥期等情况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时,就会引发肺栓塞。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容易在下肢静脉内淤积形成血栓;骨折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局部损伤刺激及长期制动会促进血栓形成;手术患者,术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且活动受限,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妊娠及产褥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血液高凝状态,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脂肪栓子:多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等情况。骨折时,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例如,股骨骨折患者,骨折端的脂肪组织可能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导致肺栓塞发生。
羊水栓子:常见于分娩过程中,尤其是羊水过多、急产等情况。羊水进入子宫静脉,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栓塞。在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羊水通过受损的子宫静脉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羊水内的有形成分如胎脂、胎粪等会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空气栓子:多发生于静脉穿刺、胸腔穿刺、人工气胸等医疗操作不当,或颈部外伤、静脉破裂等情况。空气进入静脉后形成气泡,随血流到达肺动脉造成栓塞。例如,静脉穿刺时操作失误导致空气进入血管,或者潜水员快速上浮时,体内氮气形成气泡阻塞血管等情况都可能引起空气栓子导致的肺栓塞。
肿瘤栓子: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管,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形成栓塞。一些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如肺癌、胰腺癌等患者都可能出现肿瘤栓子引起的肺栓塞。
此外,一些基础疾病也会增加肺栓塞的发生风险,如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血液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肺栓塞;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肺栓塞。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房颤动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心率和抗凝治疗来降低肺栓塞风险;心力衰竭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减少血液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