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部分类型具传染性,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健康人吸入带菌飞沫可能感染,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病;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病理分充血水肿、红色肝样变、灰色肝样变、溶解消散四期,患者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血常规及胸检有相应表现,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等增加患病风险,有基础病史者需增强抵抗力、积极治基础病来降风险
一、大叶性肺炎的传染性
大叶性肺炎部分类型具有传染性,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存在于上呼吸道中的肺炎链球菌可趁机侵入肺泡,引发大叶性肺炎。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肺炎链球菌的飞沫等有可能被感染,但并非所有人接触后都会发病,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等因素会起到一定作用。例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袭而发病。
二、大叶性肺炎是什么病
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或多个大叶的肺纤维素性炎症。其病理发展过程通常可分为四期:
1.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如肝,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肺泡渗出物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
3.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镜下见肺泡内渗出物以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为主,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渗出物中仍能检出多量的肺炎链球菌。
4.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此期,机体的防御功能显著增强,病菌被消灭,渗出物被溶解,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增多,渗出物逐渐被清除,肺组织可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大片炎症浸润阴影等典型表现。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老年人症状可能较为隐匿,需特别注意观察。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劳累等会增加患大叶性肺炎的风险,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更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大叶性肺炎,因此这类人群需格外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