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是肺部急性纤维素性炎症,病理发展过程分充血水肿期(体现血管炎性充血及浆液性渗出炎症性质)、红色肝样变期(红细胞渗出为主的纤维素性炎症性质明显)、灰色肝样变期(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纤维素性炎症性质凸显)、溶解消散期(体现炎症渗出物逐渐溶解吸收的炎症修复性质),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有基础病史患者要兼顾基础病情况,病变性质本质是纤维素性炎症
病理发展过程及相应病理变化体现的性质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体现出血管的炎性充血以及浆液性渗出的炎症性质。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网内有大量红细胞,此期以红细胞渗出为主的纤维素性炎症性质明显,通过光镜下的细胞成分及纤维素渗出可体现。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but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此期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纤维素性炎症性质凸显,从细胞组成及渗出物成分可明确其炎症性质。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机体的防御功能显著增强,病菌被吞噬消灭。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将纤维素溶解。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增多,渗出物逐渐被清除,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此期体现出炎症渗出物逐渐被溶解吸收的炎症修复性质。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但病变性质本质是纤维素性炎症。儿童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等因素,在炎症发展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生理特点使得炎症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等;老年人则可能合并基础疾病,炎症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波动对整体健康的影响,并且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在生活方式方面,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这有助于机体恢复,因为充足的休息利于炎症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等。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原有慢性肺部疾病等,大叶性肺炎的发生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在治疗大叶性肺炎时要兼顾基础病的情况,其病变性质的发展和转归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综合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