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累及肺大叶全部或部分,病理分期包括充血水肿期(1-2天,肺叶肿胀充血,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浆液性渗出物等)、红色肝样变期(3-4天,肺叶肿大实变,切面灰红,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腔内充满红细胞等)、灰色肝样变期(5-6天,肺叶仍肿大,充血消退呈灰白,镜下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等)、溶解消散期(1周左右,肺质地变软,镜下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等);影像学特征为充血水肿期X线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肺纹理增多等,实变期(红、灰肝样变期)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或实变影及“空气支气管征”等,消散期实变阴影密度减低、范围缩小等,不同年龄人群、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人群病变特征表现有差异。
病理分期及各期特征
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肉眼观,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重量增加,切面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浆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细菌可在渗出液中迅速繁殖。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肉眼观,受累肺叶进一步肿大,质地变实,切面灰红色,似肝脏,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此期渗出物中仍能检测出较多的肺炎链球菌。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肉眼观,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较少。此期渗出物中的肺炎链球菌大多数已被消灭。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肉眼观,肺质地变软,切面实变病灶消失。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纤维素被溶解,肺泡腔内重新含气。
影像学特征
充血水肿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
实变期(红色肝样变期及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消散期:实变阴影密度逐渐减低,范围逐渐缩小,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最终可完全吸收,少数可机化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在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大叶性肺炎在影像学表现上可能相对不典型,而老年人的病变可能进展相对较慢,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营养不良等可能会影响大叶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特征的表现。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可能更重,病程更长,病变特征的演变可能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