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一般治疗需休息护理和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分经验性和病原明确后针对性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发热和咳嗽咳痰处理;并发症处理针对脓胸等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护理
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居住环境应保持安静、通风良好且温度、湿度适宜。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家长需加强护理,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利于呼吸和痰液排出。
(二)营养支持
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热量摄入。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重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于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抗感染治疗
(一)经验性抗感染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当地病原体流行情况等选择初始抗感染药物。对于青壮年无基础疾病的大叶性肺炎患者,初始可经验性选用青霉素类药物等;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需要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等。
(二)病原学明确后的针对性治疗
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体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若对青霉素敏感,仍可选用青霉素;若耐药可选用头孢曲松等。儿童患者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年龄范围,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三、对症治疗
(一)发热处理
对于发热患者,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但需注意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擦浴时要控制水温、力度等。当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需谨慎选择退热药物,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对于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发热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咳嗽、咳痰处理
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如氨溴索等。儿童患者咳痰能力较弱,可通过翻身拍背等辅助排痰措施。对于伴有剧烈咳嗽影响休息的患者,可适当选用止咳药物,但要避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
四、并发症处理
(一)脓胸等并发症
若出现脓胸等并发症,少量脓胸可通过抗感染等治疗促进脓液吸收,大量脓胸则可能需要胸腔穿刺抽脓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时需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操作方法和力度,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安抚其情绪,配合治疗。
(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当出现感染性休克时,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在抗休克治疗过程中更要注重各脏器功能的保护,调整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