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抽动症
小孩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可分为简单运动抽动、复杂运动抽动、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四种类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等交替发生。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等。
3.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4.复杂发声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心理等因素有关。目前,抽动症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1.药物治疗: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哌甲酯等,可有效控制抽动症状,特别是对运动性抽动疗效较好。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氯米帕明等,适用于伴有强迫症状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
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对部分抽动症患儿可能有效。
2.心理治疗:
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和家长了解抽动症的性质和特点,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担忧,增强自信心。
行为治疗:通过正性强化法、消退法等行为治疗方法,帮助患儿纠正抽动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儿调整认知方式,改变对抽动症状的态度和看法,减少抽动的发生。
3.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含咖啡因、人工色素等食物,可能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
神经反馈治疗:通过训练大脑的神经功能,改善抽动症状。
家庭治疗:家长和教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患儿的治疗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共患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和教师也需要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对于抽动症患儿,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2.给予患儿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3.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4.避免给患儿过多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5.及时带患儿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小孩抽动症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