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附睾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需观察阴囊外观、触诊附睾;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检查、MRI检查等,不同检查针对不同情况且考虑不同患者因素。
一、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医生会观察阴囊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肿、坠胀等情况。例如,急性附睾炎患者的阴囊可能会出现红肿,且患侧阴囊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附睾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阴囊局部的异常表现仍需重视;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附睾炎的发生风险,体格检查时更要仔细排查阴囊的细微变化。
2.附睾触诊:触摸附睾,判断其大小、质地及有无压痛等。急性附睾炎时,附睾会肿大、触痛明显;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可能呈结节状,轻度压痛。不同年龄患者的附睾表现有所不同,儿童附睾相对较小,检查时需轻柔操作;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触诊时要考虑到身体的耐受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提示存在感染。一般来说,感染越严重,白细胞升高越明显。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的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有所差异,在判断附睾炎是否伴有感染时需结合年龄因素综合分析。
2.尿常规: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如果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存在感染,而附睾炎常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不同性别患者的尿常规正常参考值基本一致,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影响尿常规结果,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3.病原学检查:如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附睾穿刺液进行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等,以明确致病菌。这对于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不同病史的患者,病原学检查的意义不同,如有不洁性生活史的患者,需重点排查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可能。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附睾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观察附睾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急性附睾炎时,超声表现为附睾肿大、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慢性附睾炎时,附睾呈不均匀低回声,体积可能缩小或增大。超声检查对不同年龄患者的适用性较好,儿童也可安全进行超声检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查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影响附睾的病变。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不明确的附睾炎患者,可考虑进行MRI检查。MRI能更清晰地显示附睾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有助于鉴别诊断。但MRI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进行MRI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相同,但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则不能进行MRI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