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诊断检查
附睾炎的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需检查阴囊及压痛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涂片、培养);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显示附睾睾丸形态大小血流等,区分疾病)和MRI(用于诊断困难的不典型附睾炎),不同年龄患者表现等有差异。
一、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阴囊,观察是否有红肿、硬结等情况。附睾炎患者的附睾通常会出现肿大、触痛,病变部位可累及附睾头部、体部或尾部,若炎症累及睾丸,还可能出现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的情况。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附睾炎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附睾炎可能有其独特的体征特点,需要医生细致辨别。
2.压痛检查:按压附睾及睾丸区域,了解患者的疼痛反应。急性附睾炎患者按压时疼痛较为明显,慢性附睾炎可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这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年龄来判断血常规结果是否异常。
2.尿常规: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成分。附睾炎患者的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也可能因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而出现白细胞增多等情况。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排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导致类似症状的可能。
3.病原学检查:
涂片检查: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进行涂片,查找病原菌,如淋球菌等。对于有不洁性行为史的患者,涂片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为淋菌性附睾炎。
培养检查: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并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附睾炎的病原菌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通过培养检查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检查目的:超声可清晰显示附睾和睾丸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急性附睾炎超声表现为附睾弥漫性肿大,以尾部明显,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慢性附睾炎可见附睾体积增大或缩小,回声不均,附睾管扩张等。超声检查对于区分附睾炎与其他阴囊疾病,如睾丸扭转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阴囊超声表现可能因生理结构特点而有一定差异,医生会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检查优势: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可重复进行,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四、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1.适用情况:对于诊断困难的不典型附睾炎,MRI有助于明确诊断。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附睾、睾丸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对于判断炎症的范围和程度有一定帮助。但一般情况下,先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初步诊断,MRI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进一步明确诊断。特殊人群如孕妇等进行MRI检查时需要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