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全身情况不宜手术或轻度移位手法复位能达满意功能复位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固定4-6周并定期复查、进行康复训练;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超1cm、合并肩关节脱位、骨折块累及肩袖附着处致肩袖功能障碍等情况,常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积极康复,康复时间3-6个月,特殊人群康复要遵循原则。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的患者。对于轻度移位但通过手法复位能达到满意功能复位的患者也可考虑保守治疗。
年龄方面: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较高时,保守治疗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手术创伤可能对其恢复不利。
性别方面:性别因素在此治疗选择中并非关键决定因素,主要还是依据骨折情况和全身状况。
生活方式: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差、活动量小的患者,保守治疗后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也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手术治疗。
病史:若患者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则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2.方法:通常采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保持肩关节于内收内旋位,一般需要固定4-6周。在此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手指的屈伸活动、腕关节的活动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避免肩关节的过早活动,防止骨折再移位。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骨折移位明显,超过1cm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合并肩关节脱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撕脱的骨折块累及肩袖附着处,导致肩袖功能障碍的患者。
年龄方面: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肩关节解剖结构,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性别方面:同样不是决定手术的关键因素,主要看骨折具体情况和患者自身需求。
生活方式:若患者生活方式要求肩关节有较好的功能,如运动员等,手术治疗能最大程度恢复其肩关节功能。
病史:若患者基础疾病控制良好,能够耐受手术,且骨折符合手术指征,则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暴露骨折部位,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固定于肱骨近端。术后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一般在术后1-2周开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康复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以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强度。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在康复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