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啥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常见非哺乳期乳腺炎症性疾病,病因未完全明确,各年龄段可发病,早期症状不特异,进展期有肿块、炎症表现等,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发病原因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导管内分泌物积聚导致导管扩张,进而引起导管周围出现炎症反应有关。另外,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30-40岁的经产妇;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乳腺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患浆细胞性乳腺炎。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血性溢液,乳头可能有轻度凹陷等情况。
进展期:乳房可出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与皮肤可能有粘连,伴有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疼痛程度一般相对较轻,与哺乳期乳腺炎的剧烈疼痛有所不同。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内陷进一步加重、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情况。
2.体征方面:乳房局部可触及肿块,有压痛,腋窝淋巴结可能有轻度肿大。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可发现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内异常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乳腺内病变的位置、范围等。
乳腺钼靶:对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等情况有一定价值,能辅助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
2.病理检查: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活检,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明确病变的性质,与其他乳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对于炎症早期、肿块较小的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广谱抗生素等,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同时,局部可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治疗
当病情处于脓肿形成期或肿块较大、反复发作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等综合决定。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虽然浆细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多见,但哺乳期女性若出现类似症状也需及时就医。哺乳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时期,治疗时要兼顾哺乳功能的保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谨慎评估对乳汁质量及婴儿的影响。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整体身体状况,如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3.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可能更在意乳房外观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疾病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需注重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