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有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等)、胸痛(胸膜炎性或心绞痛样)、咯血(小量多见)、晕厥(可作首发症状);体征有呼吸系统体征(呼吸急促、发绀、可闻哮鸣音或细湿啰音)、循环系统体征(心动过速、血压变化、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下肢深静脉血栓体征(患肢肿胀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1.呼吸困难:最为常见,是肺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顺应性降低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其特点是活动后明显加重,休息时可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不同年龄人群中,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不清而更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深度等变化。对于有长期吸烟史或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可能被误认为是基础疾病的加重,从而延误诊断。
2.胸痛:多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胸膜炎性胸痛常因栓子刺激胸膜引起,疼痛部位不固定;心绞痛样疼痛则是由于栓子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疼痛性质较剧烈,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但一般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缓解。在老年患者中,胸痛可能不典型,需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鉴别。
3.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发生机制可能与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梗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对于年轻患者,咯血可能提示肺栓塞的可能性,而老年患者出现咯血时需综合评估。
4.晕厥:可作为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出现,多是由于肺栓塞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尤其在有基础心肺疾病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更易发生晕厥。
二、体征表现
1.呼吸系统体征:呼吸急促是最常见的体征,频率多>20次/分钟。可伴有发绀,是由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的低氧血症引起。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或细湿啰音,哮鸣音可能与支气管痉挛有关,细湿啰音则提示肺梗死区域有渗出等改变。
2.循环系统体征:心动过速较为常见,是机体对低氧血症和心输出量减少的代偿反应。血压变化不一,大面积肺栓塞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可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A?),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是由于右心扩大、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
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体征:约50%-70%的肺栓塞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皮肤色素沉着等。不同年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因肢体相对较小,肿胀等体征可能更易察觉,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同时存在其他下肢血管病变而影响对深静脉血栓体征的判断。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有下肢动脉硬化,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此时若出现肺栓塞相关的下肢肿胀等表现,需仔细鉴别是深静脉血栓还是基础血管病变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