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几种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常见肠道病毒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可通过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初期有发热、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手、足及部分患儿臀部出现皮疹等症状,不同症状有相应特点及受不同因素影响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该病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几种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1.发热
特点: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升高至39℃及以上。发热通常是手足口病初期比较常见的表现,一般会持续1-2天,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热时间可能更长。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发热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低龄儿童可能发热相对不典型,而较大儿童可能能更明确表达身体不适。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儿童处于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感染肠道病毒引发手足口病导致发热的风险会增加;有手足口病接触史的儿童,发热可能是发病的早期信号之一。
2.口腔症状
特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患儿常表现出拒食、流涎等症状。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等处,随后可融合成大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不愿意吃东西,或者在进食时哭闹,这往往是口腔出现症状的表现。从性别角度看,男女儿童在口腔症状的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个体的反应可能因自身的耐受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如果儿童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也可能增加手足口病口腔症状的发生风险。
3.手部和足部症状
特点:手、足部位出现皮疹,初期为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多见于手指、手掌、足底等部位,有时膝盖、臀部等部位也可能出现。对于儿童来说,手部的皮疹可能会影响其抓握物品的能力,足部皮疹会导致行走时疼痛。在病史方面,如果儿童曾经有过手足口病感染史,再次感染时手部和足部症状的出现可能有一定的特点,但一般初次感染时症状相对更典型。不同生活方式下,比如经常在户外活动且接触较多公共物品的儿童,感染后手部和足部出现皮疹的几率相对较高。
4.臀部症状
特点:部分患儿臀部也可出现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疱疹,一般没有明显的瘙痒等症状,但如果搔抓可能会引起感染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中的婴幼儿,臀部皮肤相对娇嫩,出现皮疹后需要更加精心护理,避免皮疹部位受到摩擦等刺激。如果婴幼儿有长期使用尿布等情况,臀部皮肤处于相对潮湿的环境,增加了手足口病臀部皮疹发生后出现皮肤问题的风险,所以要注意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