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咋办
肺栓塞的诊断包括观察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有相关病史者需警惕)及辅助检查(血液检查D-二聚体有筛选价值,影像学检查有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等);治疗有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等)、抗凝治疗(基础治疗,用肝素等)、溶栓治疗(高危患者考虑,有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介入治疗(特定情况考虑);特殊人群中,儿童肺栓塞少见需重视药物选择剂量等,老年人发生率高需综合考虑基础病等评估抗凝出血风险,妊娠期女性治疗要权衡母胎安全,选对胎儿影响小药物并监测胎儿情况。
一、肺栓塞的诊断
1.临床表现观察: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而年轻患者咯血相对更易被察觉。有长期卧床、手术史、恶性肿瘤等病史的人群需警惕肺栓塞发生。
2.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D-二聚体升高对肺栓塞有一定的筛选价值,但非特异性,多种情况可导致其升高,如创伤、感染等。
影像学检查
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手段,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情况。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的经典方法,典型表现为肺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的不匹配现象。
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发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证据,如右心室扩大等,对诊断有辅助意义。
二、肺栓塞的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以减少栓子脱落的风险。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2.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抗凝药物如肝素等,通过抑制凝血过程来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和新血栓形成。
3.溶栓治疗: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可考虑溶栓治疗,溶栓药物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肺动脉血流。但溶栓有出血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特定情况的肺栓塞患者,可考虑经导管碎栓、取栓等介入治疗方法。
三、特殊人群肺栓塞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儿童肺栓塞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感染等有关。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老年人:老年人肺栓塞发生率相对较高,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抗凝治疗需谨慎评估出血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同时关注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肺栓塞较为特殊,治疗时要权衡母亲和胎儿的安全。抗凝治疗需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妊娠期女性的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