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才可以治好
手足口病无特效抗病毒药,主要对症支持治疗,依症状选药,发热时据情况用退热或物理降温,口腔症状用局部药且保持口腔清洁,不同人群用药有特殊注意事项,需医生据病情、年龄等制定个体化方案,家长不可滥用药物
一、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对于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来说,可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选择相应药物来缓解不适。例如,若患儿发热,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相关原则,充分考虑患儿年龄等因素);若患儿出现口腔疱疹、溃疡导致进食困难等情况,可使用一些促进口腔黏膜修复的药物等,但这些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不同,用药需个体化。
二、针对不同症状的可能用药情况
发热症状:当患儿体温达到一定程度且出现不适时,对于年龄较大、一般情况较好的儿童,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对于低龄儿童使用退热药物需要格外谨慎,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于体温不是很高(如低于38.5℃)且一般情况良好的患儿,优先考虑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因为低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过度使用退热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口腔疱疹、溃疡症状:如果患儿口腔有疱疹、溃疡影响进食,可使用一些局部药物来缓解症状,如西瓜霜喷剂等,但其使用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考虑患儿年龄、口腔局部情况等因素。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让患儿多喝温水,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温凉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患上手足口病时,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用药方面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严格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密切监测患儿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儿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皮疹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儿童:较大儿童在用药时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如果儿童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选择治疗手足口病相关症状的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确保用药安全。
孕妇:孕妇感染手足口病相对较为特殊,因为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感染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总之,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家长切勿自行给患儿滥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