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脓肿怎么办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前要及时排空乳汁、局部热敷;脓肿形成后可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全身治疗包括应用合适抗生素及支持治疗;哺乳期女性要特保持乳头乳晕清洁等,非哺乳期女性也需注意乳腺健康及合理用药等。
一、脓肿形成前的处理
1.及时排空乳汁
对于哺乳期女性,急性乳腺炎初期,若未形成脓肿,要频繁哺乳,尽量让婴儿将患侧乳房的乳汁吸空,也可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乳汁。这是因为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诱因,及时排空乳汁可减少乳汁在乳腺内的潴留,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年轻哺乳期女性还是年龄稍大的哺乳期女性,都应重视这一点,通过频繁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来维持乳腺导管通畅。
2.局部热敷
可采用温毛巾热敷患侧乳房,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散。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二、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1.穿刺引流
当脓肿形成但尚未破溃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脓。通过穿刺将脓肿内的脓液抽出,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哺乳期女性,穿刺引流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会对哺乳造成严重影响,只要操作规范,可在门诊进行。
2.切开引流
若脓肿较大且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或脓肿已自行破溃但引流不畅时,需进行切开引流手术。手术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以保证引流通畅。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加重。哺乳期女性在术后仍可继续哺乳,但要注意保持患侧乳房的清洁,防止感染复发。
三、全身治疗
1.抗生素应用
根据病情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对于哺乳期女性,要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对婴儿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支持治疗
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和营养支持的要求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休息和营养;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精心的营养调配来促进身体康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发生急性乳腺炎脓肿时,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要特别注意保持乳头、乳晕的清洁。每次哺乳前后要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含着乳头睡觉,防止乳头破损。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口腔情况,若婴儿口腔有炎症,要及时治疗,以免交叉感染导致乳腺炎复发。
2.非哺乳期女性
非哺乳期发生急性乳腺炎脓肿相对较少,但处理原则类似。非哺乳期女性要注意自身的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自查。若发现乳腺有异常肿块、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非哺乳期女性发生急性乳腺炎脓肿时,在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