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骨折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部骨折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卧床休息(含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及康复锻炼)和牵引治疗(需根据情况定重量、时间并观察);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情况、风险及老年患者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和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儿童应用需谨慎)
一、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
对于稳定性腰部骨折且没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卧床休息是基础治疗措施。一般需要严格卧床6-8周,在此期间要避免起床活动,包括坐起、站立等。卧床时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以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快,卧床休息时更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长时间卧床局部皮肤受压容易出现问题。老年人卧床休息时则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四肢活动。
卧床期间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如四肢的主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在卧床1周左右,可开始进行四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每天多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随着病情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2.牵引治疗
骨牵引可用于部分腰部骨折的治疗,通过牵引装置对腰部施加牵引力,起到复位和固定的作用。牵引重量和牵引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对于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可适当调整牵引重量;而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牵引重量需要谨慎选择,避免过度牵引导致损伤加重。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牵引部位的情况,如牵引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患者有无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于不稳定的腰部骨折、伴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部骨折等情况。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组织,暴露骨折部位,然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部位复位并固定。对于年轻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选择内固定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腰椎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从而更早地恢复正常活动。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老年患者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康复速度可能相对较慢。
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腰部肌肉的锻炼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一般术后1-2周可开始进行简单的腰部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术后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腰部的活动度,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微创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在腰部骨折中也有应用,如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型手术的患者,微创治疗可能是一种合适的选择。但微创治疗也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把握。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骨骼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微创治疗的应用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要考虑到儿童骨骼的生长潜力和手术对其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