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鹅口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宝宝患鹅口疮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新生儿和婴幼儿免疫功能弱,难以抵御念珠菌;二是口腔卫生不良,未及时清洁口腔、奶嘴奶瓶等用具清洁不到位,易使念珠菌滋生;三是接触感染源,如母亲产道感染、家长或护理人员及其他患病儿童交叉感染;四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破坏口腔菌群平衡、抑制免疫系统;五是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佩戴义齿不当。家长需注意预防和护理,保持宝宝口腔清洁,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宝宝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来抵御念珠菌的侵袭。例如,新生儿的白细胞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较低,不能像成人一样有效地清除入侵的念珠菌,从而使得念珠菌容易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
二、口腔卫生不良
1.未及时清洁口腔:宝宝喝完奶后,如果口腔内残留有奶液,会为念珠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念珠菌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营养条件下迅速繁殖,增加了鹅口疮的发病几率。
2.奶嘴、奶瓶等用具清洁不到位:宝宝常用的奶嘴、奶瓶等,如果没有定期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就会滋生念珠菌。当宝宝使用这些被污染的用具时,念珠菌就会进入口腔,导致感染。
三、接触感染源
1.母亲产道感染:如果母亲在分娩时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宝宝在通过产道时就可能接触到念珠菌,从而引发鹅口疮。
2.交叉感染:照顾宝宝的家长或护理人员如果自身感染了念珠菌,如患有手癣、脚癣等,在接触宝宝时没有注意卫生,就可能将念珠菌传播给宝宝。此外,宝宝与患有鹅口疮的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也容易被感染。
四、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
1.抗生素:如果宝宝因为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正常情况下,口腔内的有益菌可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长,但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误杀有益菌,使得念珠菌失去了制约,大量繁殖,进而引发鹅口疮。
2.激素:长期使用激素会抑制宝宝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例如,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宝宝,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念珠菌的感染。
五、其他因素
1.营养不良:宝宝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如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增加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2.佩戴义齿:部分宝宝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佩戴义齿,如果义齿不合适或清洁不当,也会导致口腔黏膜损伤,为念珠菌的生长创造条件。
温馨提示:对于宝宝鹅口疮的预防和护理,家长需要格外注意。在宝宝的日常护理中,要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奶液,定期对奶嘴、奶瓶等用具进行消毒。如果宝宝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治疗,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口腔情况。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奶前要清洗乳头,避免自身感染念珠菌传播给宝宝。一旦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白色斑膜等疑似鹅口疮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