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起病急,有明确感染诱因,全身及局部症状明显,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有相应特点,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用抗生素等;慢性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发病隐匿,与多种因素相关,局部症状持续,检查有其特点,治疗综合,需注意生活习惯,患者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并自我保健
一、发病情况
1.急性前列腺炎: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常因细菌感染等突发因素引起,起病较急,多有明确的感染诱因,如过度饮酒、久坐、受寒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容易侵入前列腺引发炎症。
2.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发病相对隐匿,可由急性前列腺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病史,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憋尿、嗜食辛辣等)、性生活不规律、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
二、症状表现
1.急性前列腺炎:全身症状较明显,常出现高热、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局部症状主要有会阴部或耻骨上区重压感,久坐或排便时加重,且可向腰部、下腹、背部、大腿等处放射,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
2.慢性前列腺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局部症状相对持续存在,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外口可有分泌物,排尿后或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流出(即滴白现象),会阴、下腹、腰骶部等部位坠胀、疼痛,病程较长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方面的问题,以及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点
1.急性前列腺炎: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前列腺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尿液检查可能有白细胞增多等表现,超声检查可见前列腺弥漫性增大,边界不清等。
2.慢性前列腺炎: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在正常范围,但卵磷脂小体减少,细菌培养可能无致病菌生长(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尿液检查可有无菌性脓尿等情况,超声检查可见前列腺大小可正常、增大或缩小,回声不均匀等。
四、治疗原则
1.急性前列腺炎: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需卧床休息、多饮水、通便等一般支持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急性尿潴留时可采取导尿等处理措施。
2.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较为复杂,需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避免久坐、规律性生活、忌酒及辛辣食物等)、药物治疗(根据类型可选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等)、物理治疗(如前列腺按摩、热疗等),对于有精神心理症状明显者还需进行心理疏导等。
特殊人群方面,中青年男性是前列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对于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都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自我保健,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