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特点
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病理改变分期明显,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等有变化、可进行病原体检查,影像学上X线早期肺纹理等有变化、实变期有相应阴影,CT对病变显示更清晰且对老年患者有优势
一、病理改变特点
分期明显:典型的病理变化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红色肝变期,发病3-4天,肺泡内有大量红细胞、纤维素等渗出,此时患者可出现铁锈色痰,因为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灰色肝变期,发病5-6天,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红细胞逐渐被白细胞取代,病变肺叶质实如肝,颜色灰白;溶解消散期,发病1周后,渗出物被溶解吸收,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病理过程可能因机体免疫力等因素略有差异,儿童大叶性肺炎病理变化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遵循大致的病理分期规律。
二、临床表现特点
症状方面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青壮年患者体温骤升,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较缓,但也可表现为高热。不同年龄患者发热特点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波动可能相对较大。
咳嗽、咳痰:咳嗽较为剧烈,初期为干咳,随后可咳出铁锈色痰(红色肝变期典型表现),后期痰量增多,质地变稀。但儿童患者咳痰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有时可能表现为咳嗽伴咳痰,但痰的性状不一定符合典型的铁锈色痰表现。
胸痛: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疼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不敏感,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体征方面
肺部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体征,或仅有呼吸音减弱;随着病情进展,实变期可出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儿童患者肺部体征检查时需更细致,因为儿童胸廓等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可能体征表现不典型,如触觉语颤增强程度可能不如成人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特点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有核左移现象。儿童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因年龄而异,婴儿期白细胞总数可能相对较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会升高。
病原体检查: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阳性球菌,痰培养可分离出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对于重症患者或痰培养阴性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培养等检查来明确病原体,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血培养阳性率可能相对较高。
四、影像学特点
X线检查: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实变期可见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叶间裂处可见清晰的边界,呈叶、段分布。儿童大叶性肺炎在X线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肺组织弹性较好,病变范围可能相对较难准确判断,有时可能出现不典型的片状阴影。
CT检查:对于病变显示更清晰,可更准确地判断病变范围、有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在判断老年患者是否合并其他肺部基础疾病以及病变细节方面有优势,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肺部慢性病变,CT能更好地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