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发高烧怎么办
小儿腹泻发高烧时需采取及时降温(物理降温适用于38.5℃以下,超38.5℃且物理降温不佳用药物降温)、补充水分(喝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观察病情(关注精神、腹泻等情况)、调整饮食(母乳喂养母亲清淡饮食、人工喂养换腹泻奶粉、已添加辅食小儿停新辅食给易消化食物)、就医评估(情况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告知医生相关情况),新生儿、小婴儿及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关注。
一、及时降温
1.物理降温:适用于小儿体温处于38.5℃以下的情况,可采用温水擦拭的方式,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可多次进行。对于婴儿,要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
2.药物降温:当小儿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选择适合小儿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需注意不同年龄段小儿对药物的耐受及反应不同,婴儿用药需更加谨慎。
二、补充水分
小儿腹泻发高烧时,身体丢失水分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给小儿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如果小儿不愿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少量多次给小儿喝温开水。对于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因腹泻和发热导致脱水加重。
三、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腹泻次数、大便性状、体温变化等情况。如果小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尿量明显减少、腹泻次数频繁且大便呈水样量多、高热持续不退或反复发热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同时,要关注小儿的面色、呼吸等情况,若出现异常要立即处理。
四、调整饮食
小儿腹泻时胃肠道功能较弱,要调整饮食结构。母乳喂养的小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人工喂养的小儿可适当减少奶量,或换成腹泻奶粉;已经添加辅食的小儿,要暂时停止添加新的辅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
五、就医评估
如果小儿腹泻发高烧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上述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医生会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针对腹泻的治疗以及针对发热的进一步处理等。同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小儿的病史、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六、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其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腹泻和发热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小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出现腹泻发高烧时更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腹泻和发热而加重,需要医生综合评估病情进行特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