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颅底骨折表现
前颅底骨折有典型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相关体现。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眼部的熊猫眼征(血液致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下出血(血液扩散至球结膜下),鼻腔的鼻漏(脑脊液经破裂处流入鼻腔);伴随症状有嗅觉障碍、头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头颅CT可清晰显示前颅底骨折部位骨质连续性中断等情况
一、典型临床表现
眼部表现:
熊猫眼征:前颅底骨折时,血液可经眶上裂周围的软组织扩散至眼睑皮下,导致眼睑出现青紫肿胀,形似熊猫眼。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出血沿眼部周围组织蔓延,儿童和成人均可出现此表现,但儿童由于眼部组织疏松,可能更易出现明显的眼睑肿胀青紫情况,而对于有既往眼部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可能会影响熊猫眼征出现的时间或程度,比如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出血扩散更缓慢,熊猫眼征出现相对较晚且程度可能较轻。
球结膜下出血:血液可经眼外肌周围的筋膜间隙扩散至球结膜下,引起球结膜下片状出血。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不过儿童的球结膜相对较薄,出血可能更易观察到,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弹性等情况可能影响出血的程度和恢复情况。
鼻腔表现:
鼻漏:脑脊液可经破裂的硬脑膜和鼻窦黏膜流入鼻腔,表现为鼻腔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当低头、用力咳嗽或压迫颈静脉时,鼻漏症状可能加重。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儿童的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可能会对脑脊液鼻漏的压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有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疾病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脑脊液鼻漏后容易导致细菌侵入颅内引发感染。
二、伴随症状
嗅觉障碍:前颅底骨折可能损伤嗅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成人和儿童均有可能出现,对于有头部外伤史且出现嗅觉改变的人群,需要考虑前颅底骨折累及嗅神经的可能,而对于长期有嗅觉减退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头部外伤后更要密切观察嗅觉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前颅底骨折相关问题。
头痛: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与骨折部位刺激周围组织、颅内压变化等因素有关。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需要仔细观察,对于有偏头痛等既往头痛病史的患者,头部外伤后出现的头痛需要与原有头痛进行鉴别,判断是否由前颅底骨折引起。
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如果前颅底骨折严重损伤周围神经等结构,可能会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比如额叶相关的精神症状等,但相对较少见。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神经系统退变等情况,前颅底骨折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表现时可能更难早期发现,需要加强观察和评估。
三、影像学表现相关表现体现
头颅CT检查:可清晰显示前颅底骨折的部位,表现为前颅底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等情况。通过CT检查能够明确骨折的具体位置、范围等,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健康状况的患者在进行头颅CT检查时,操作等基本要求相同,但对于儿童可能需要适当约束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造影剂使用的风险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