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症状
急性乳腺炎有局部症状如乳房红、肿、热、痛及肿块形成,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哺乳期女性是高发人群与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相关,非哺乳期女性发病与乳腺导管扩张、乳头内陷等有关,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致炎症加重。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房局部往往首先出现红肿热痛表现,炎症部位皮肤发红,可触及肿块,伴有明显触痛,皮肤温度也会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局部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以及炎性介质释放等因素导致。例如,研究发现急性乳腺炎发生时,局部炎症反应会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肿胀,同时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而局部血流增加则造成皮肤发红、温度升高。
2.肿块形成:随着病情发展,乳房内可逐渐形成肿块,肿块大小不一,有的患者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这是因为炎症导致乳腺组织渗出、细胞浸润等形成的炎性包块。肿块可能位于乳房的某一象限,也会随着炎症的进展发生变化,若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肿块可能进一步增大。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发热。一般来说,感染程度越重,发热越明显。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约70%以上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表现。
2.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细菌毒素等物质进入血液,引起机体的强烈反应。寒战往往是体温上升期的表现,此时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通过寒战来提高体温以对抗感染。
3.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导致,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对进食缺乏兴趣。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是急性乳腺炎的高发人群,这与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密切相关。比如,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含接乳头不当等可导致乳汁排出不畅,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细菌从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引发炎症。而且哺乳期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2.非哺乳期女性:非哺乳期女性也可能发生急性乳腺炎,但相对少见。非哺乳期发病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乳头内陷等因素有关,乳腺导管扩张可能导致分泌物潴留,乳头内陷容易藏污纳垢,细菌容易滋生进而引发炎症。此外,身体免疫力低下的非哺乳期女性,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发生急性乳腺炎的风险也会增加。
四、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出现急性乳腺炎相关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及时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对于非哺乳期女性,要关注自身乳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检查。同时,不同人群在出现症状时,都要引起重视,因为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炎症进一步加重,如发展为乳腺脓肿等更严重的情况,对健康造成更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