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与乳腺增生区别是什么
乳腺炎分为哺乳期和非哺乳期,哺乳期多因乳汁淤积致细菌感染,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等,非哺乳期病因复杂,有多种表现;乳腺增生是因内分泌激素失衡致良性疾病,表现为周期性胀痛等;影像学检查各有特点;治疗原则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包括哺乳期需防乳汁淤积,育龄期要维持内分泌平衡,中老年要关注乳房健康及定期复查乳腺增生。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常见于哺乳期女性,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从而引发炎症反应;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相对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导管排泄障碍等因素有关。
2.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二、临床表现
1.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形成脓肿,乳房局部出现波动感。
非哺乳期乳腺炎:症状相对多样,可能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疼痛等表现,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
2.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可触及乳腺腺体增厚、结节状或片状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韧,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但少有红肿热痛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1.乳腺炎
超声检查:急性期可见乳房局部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有低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形成脓肿时可见液性暗区。
钼靶检查:哺乳期乳腺炎钼靶表现不特异,非哺乳期乳腺炎钼靶可能可见肿块、结构紊乱等表现,但不如超声敏感。
2.乳腺增生
超声检查:可见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呈片状、条索状低回声区,可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结节。
钼靶检查:可见乳腺腺体密度增高,呈片状或结节状阴影,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透亮区。
四、治疗原则
1.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早期主要是排空乳汁,可通过频繁哺乳、吸奶器吸奶等方式,同时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形成脓肿后需切开引流。
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较为复杂,根据病情可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2.乳腺增生: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疼痛明显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也可适当应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多数患者经调理后症状可改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乳腺炎在哺乳期高发,需特别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及时排空乳汁,预防乳汁淤积。若发生乳腺炎,应积极处理,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自身健康及婴儿喂养。
2.育龄期女性:乳腺增生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育龄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稳定的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以维持内分泌平衡,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生风险或减轻症状。
3.中老年女性:虽然乳腺炎相对少见,但中老年女性也需关注乳房健康,若出现乳房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乳腺增生中老年女性也需定期复查,因为少数乳腺增生有恶变可能,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时更应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