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等症状,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合并感染时变黏液脓性痰,部分患者有喘息气急且随病情进展加重;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根据情况选抗生素,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有特殊考虑,吸烟患者需戒烟;镇咳祛痰用相应药物,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平喘用支气管舒张剂,有相关病史患者用药需谨慎。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起初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群咳嗽特点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咳嗽可能相对更易伴有喘息等表现,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肺功能减退等因素,咳嗽时咳痰相对更困难。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患者咳嗽往往更为严重且顽固,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咳嗽频繁发生。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变为黏液脓性痰。
病史影响:若患者有长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呼吸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分泌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咳痰情况,且在病情急性加重期咳痰量会明显增加。
3.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常伴有气急。早期多在劳动或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喘息可逐渐加重,甚至在静息时也可出现。
性别因素影响: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喘息气急有显著不同,但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机体负担加重,可能会使喘息气急症状相对更易加重。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年龄因素应对: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格外谨慎,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剂量的调整,防止药物蓄积中毒。
生活方式应对:吸烟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持续损害呼吸道,影响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控制。
2.镇咳祛痰:可选用复方甘草合剂、溴己新等药物。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可缓解咳嗽症状,但对于痰多的患者,不宜单纯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加重感染。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患者使用镇咳祛痰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在用药后要避免从事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儿童患者使用镇咳祛痰药需选择儿童专用剂型,且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计算药物剂量,避免因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3.平喘:有气喘症状的患者可选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舒张剂。
病史影响及应对: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平喘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如氨茶碱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变化;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等药物时也要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