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
感冒由多种病毒和细菌等引起,免疫力下降易发病,症状较局限,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有相应表现,多自限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群普遍易感,症状多样,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有其特点,大部分预后良好但重型等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需特殊关注和护理。
一、病因方面
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细菌等病原体引起,普通人群因受凉、劳累等致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病,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接触病原体机会有差异,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相对更易因免疫力波动患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感染风险因接触病毒机会不同而有差异,如频繁出入人员密集场所且防护不到位者感染风险较高。
二、症状表现方面
感冒:症状相对多样但较局限,常见有流涕、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部分人有低热,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如轻度乏力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与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免疫力特点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除有发热、干咳、乏力等表现外,部分人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会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严重程度有差异,老年人等基础疾病较多人群更易出现重症表现,与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更弱等因素相关。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稍高,病毒核酸检测等针对感冒病原体的检测呈相应感冒病原体阳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等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感冒:胸部影像学检查一般无异常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五、病程预后方面
感冒:多数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1-2周左右可恢复,自身免疫力正常人群预后良好,不同年龄人群恢复速度因体质等有差异,儿童相对恢复可能稍快但也需合理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多在1-2周恢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预后与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老年人及有严重基础疾病者预后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无论是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更易出现病情加重情况,需更加注重防护,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保暖等;儿童感冒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患者也需关注症状发展,部分儿童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等,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孕妇属于特殊人群,感冒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需谨慎对待,用药等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注重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