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骨折怎么治疗
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及不能耐受手术者,采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石膏或支具固定3-4周;手术治疗适用于移位明显(>2mm)、骨折块累及关节面超30%及粉碎性骨折,术式有桡骨小头切除术和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康复治疗分早期(1-2周)、中期(2-6周)、后期(6周以上),各期有相应康复内容且需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移位<2mm)的桡骨小头骨折,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多因低能量损伤引起,如摔倒时手撑地力量较小;轻度移位可能是受伤时暴力相对较轻但仍导致骨折端有少许错位。
2.方法:通常采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神经血管功能等。在固定过程中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端位置变化,一般固定3周左右需再次摄片评估。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骨骼塑形能力强,非手术治疗更为常用,固定时间相对成人可能稍短,但也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判断。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移位明显的骨折:当桡骨小头骨折移位>2mm,或骨折块累及关节面超过30%时,需考虑手术治疗。这种情况多由较大暴力损伤导致,骨折端错位明显,关节面不平整,若不手术复位固定,会影响肘关节功能。
粉碎性骨折:对于粉碎严重的桡骨小头骨折,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手术方式
桡骨小头切除术:适用于严重粉碎、无法修复的桡骨小头骨折。但术后可能出现肘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可考虑此术式,但术后需加强康复锻炼以尽量维持肘关节功能。
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骨折块相对完整、有复位可能的情况。通过切开暴露骨折端,进行复位后用克氏针、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此术式能更好地保留桡骨小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从事需要良好肘关节功能工作的人群,更倾向于选择此术式来保留桡骨小头。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
术后早期主要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肩部的钟摆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进行手指和肩部的简单活动,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疼痛和不适。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
逐渐增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练习,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辅助的肘关节屈伸锻炼。同时开始进行前臂旋转的初步练习,但幅度要小,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强度,避免因过度锻炼引起骨折部位疼痛和损伤加重。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进一步加大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活动范围,逐步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前臂旋转抗阻训练等。通过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都需要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