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一定要手术吗
股骨骨折不一定都要手术,不稳定骨折、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多需手术;稳定性骨折、高龄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不手术,儿童、老人、青壮年股骨骨折各有特殊情况,儿童轻度移位骨折可保守治疗,老人要考虑手术耐受和骨质疏松等,青壮年适合手术者应尽量手术并积极康复。
一、需手术的情况
1.不稳定骨折:如粉碎性股骨骨折等,骨折端移位明显,复位后难以维持稳定,这种情况下多需手术治疗,通过内固定等手术方式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例如一些严重的粉碎性股骨骨折,骨折块碎裂成多块,单纯靠保守治疗很难让骨折端保持良好的对位对线,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肢体的力学结构,促进骨折愈合。
2.累及关节面的骨折:若股骨骨折波及髋关节或膝关节等关节面,手术能够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避免后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比如股骨髁部骨折,骨折线累及膝关节的关节面,手术精确复位骨折块对于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若不手术,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关节活动时摩擦增加,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3.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当股骨骨折同时合并有重要的血管或神经损伤时,需要手术治疗来解除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同时修复骨折。例如骨折端刺伤周围血管,导致出血、肢体血运障碍,或者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此时手术不仅要处理骨折,还要对受损的血管神经进行修复。
二、可不手术的情况
1.稳定性骨折:一些没有明显移位的股骨骨折,如裂缝骨折等,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牵引等方法,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让骨折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自行愈合。例如儿童的一些青枝骨折,骨折处有成角但未完全断裂,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
2.高龄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对于年龄非常大且身体状况极差、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衰竭等),无法耐受手术打击的股骨骨折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如皮肤牵引、卧床护理等,以缓解疼痛,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为主。比如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合并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极差,手术风险极高,此时保守治疗更为合适。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股骨骨折:儿童股骨骨折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儿童骨骼的生长潜力大,一些相对轻度的移位骨折可能通过保守治疗(如牵引、石膏固定)就能良好愈合,而且恢复速度相对较快。但也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若骨折移位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可能仍需手术。例如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对于一些轻度成角移位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矫正潜力的情况,可先尝试保守治疗;但如果成角过大,超过一定范围则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2.老年人股骨骨折:老年人股骨骨折后,除了考虑手术耐受情况外,还要关注骨质疏松等问题。对于适合手术的老年人,术后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折愈合。而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老年人,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卧床相关并发症。
3.青壮年股骨骨折:青壮年一般身体状况较好,对于适合手术的股骨骨折,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以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