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的病因是什么
支气管肺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相关。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支原体感染;宿主因素中婴幼儿因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易高发,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易患病;环境因素里居住环境拥挤通风差、室内空气污染及气候骤变寒冷等易引发支气管肺炎。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它是儿童支气管肺炎较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在儿童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发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易受其侵袭;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引发支气管肺炎的细菌之一,其感染与儿童的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比如在卫生条件较差、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儿童感染风险增加。
2.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见病毒,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等生理结构特点使其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弱,容易感染该病毒而引发肺炎;腺病毒也是引起支气管肺炎的重要病毒之一,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感染后更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飞沫传播等。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各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易感,其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儿童的社交活动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其接触支原体的机会。
二、宿主因素
1.年龄因素:婴幼儿时期是支气管肺炎的高发年龄段,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如气管、支气管较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组织发育不完善,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这些因素使得婴幼儿更容易发生感染并引发支气管肺炎;而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发病风险相对降低,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发生支气管肺炎,但相对婴幼儿来说发生率较低。
2.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患支气管肺炎,例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其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抵御病原体的作用,极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支气管肺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由于药物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也增加了感染病原体导致支气管肺炎的风险;此外,一些患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儿童,其机体的免疫状态可能受到影响,也更容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三、环境因素
1.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时,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相对较高,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暴露于病原体的机会增加,从而更容易患支气管肺炎;室内空气污染,如烟雾、粉尘等,会刺激儿童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儿童更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比如家庭中有人吸烟,儿童吸入二手烟后,呼吸道黏膜受损,增加了支气管肺炎的发病风险。
2.气候因素:气温骤变、寒冷季节等气候因素也与支气管肺炎的发生有关,寒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防御功能降低,容易诱发感染;气温变化过大时,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也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