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4个特点是什么
支原体肺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5-15岁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同年龄发病机制和表现有差异;临床表现有刺激性干咳持续久、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不一、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等特点;影像学可见多种改变且往往比临床表现出现晚、持续时间长;实验室检查中支原体抗体检测的IgM抗体可作诊断重要依据,血常规白细胞等多正常或轻度变化。
支原体肺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5-15岁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同年龄发病机制和表现有差异;临床表现有刺激性干咳持续久、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不一、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等特点;影像学可见多种改变且往往比临床表现出现晚、持续时间长;实验室检查中支原体抗体检测的IgM抗体可作诊断重要依据,血常规白细胞等多正常或轻度变化。
一、年龄分布特点
支原体肺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5-15岁儿童青少年较为多见。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婴幼儿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而年长儿童青少年的症状相对更具特异性。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支原体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感染后的表现可能较为隐匿;而年长儿童青少年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但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更明显,从而出现较为典型的咳嗽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特点
(一)咳嗽特点
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持续较长时间,有的患儿咳嗽症状可迁延数周甚至数月。这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后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反应,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频繁咳嗽。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是因为支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刺激呼吸道神经末梢,使得咳嗽反射持续存在。
(二)发热特点
发热程度不一,可呈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热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儿发热可持续1-3周。发热机制是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作为病原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三)肺部体征特点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与剧烈咳嗽等临床表现有时不成比例。部分患儿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但也有很多患儿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这是因为支原体肺炎主要是间质性肺炎,病变主要累及细支气管及周围组织,所以肺部体征相对不典型。
三、影像学特点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种表现,如支气管肺炎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等,且影像学改变往往比临床表现出现得晚,但持续时间较长。例如有的患儿临床表现较轻,但影像学上可能已出现较明显的肺部炎症改变。这是因为肺部组织的炎症修复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影像学上的改变消退相对较慢。
四、实验室检查特点
(一)支原体抗体检测
血清支原体IgM抗体多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4-6周达高峰,可作为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测支原体抗体,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处于支原体感染状态。如果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支原体感染;而IgG抗体出现较晚,且持续时间较长,单次IgG抗体阳性不能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
(二)血常规特点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增高。这是因为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的是免疫反应,而不是单纯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白细胞明显升高,所以血常规表现相对具有特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