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宝宝鹅口疮有多种症状表现,口腔黏膜会出现白色斑膜,常见于颊黏膜、舌面等部位,类似奶块却不易擦掉,会随病情进展变化;还会有口腔不适症状,如疼痛使宝宝烦躁、拒食,流口水增多;严重时会导致吞咽困难,影响营养摄入;少数严重病例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等。家长需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喂奶后给宝宝喝少量温水,若宝宝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母乳喂养妈妈要清洁乳头,人工喂养宝宝的奶瓶等要定期消毒。
一、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
1.部位:宝宝鹅口疮最常见于颊黏膜、舌面、上腭、齿龈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相对较为薄弱,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在颊黏膜处,白色斑膜多靠近牙齿一侧,舌面的斑膜可能会分布在舌背、舌尖等位置。
2.外观:白色斑膜类似奶块,但与奶块不同的是,它不易被擦掉。如果强行擦拭,会发现下方的黏膜潮红、粗糙,甚至可能会有渗血。初期,白色斑膜可能只是散在的小点状,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点会逐渐融合成片状,严重时可布满整个口腔黏膜。
3.变化:白色斑膜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在病情较轻时,斑膜颜色较浅,面积较小;随着病情加重,斑膜颜色会变深,面积也会扩大,可能会从局部的小片状融合成大片状,甚至会蔓延到咽喉、扁桃体等部位。
二、口腔不适症状
1.疼痛:宝宝可能会因为口腔内的白色斑膜而感到疼痛。年龄稍大一些能够表达的宝宝会诉说口腔疼痛,尤其是在进食时,疼痛会更加明显。较小的宝宝则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绝吃奶或进食。这是因为食物触碰白色斑膜会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
2.流口水:由于口腔内的不适,宝宝可能会出现流口水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疼痛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吞咽功能,导致口水不能及时咽下而流出。同时,白色念珠菌感染也可能刺激唾液腺分泌,使口水分泌量增加。
三、吞咽困难
1.原因:当鹅口疮较为严重,白色斑膜蔓延到咽喉部位时,会影响宝宝的吞咽功能。咽喉部位的黏膜受到白色斑膜的覆盖和刺激,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和水肿,导致吞咽时产生疼痛和梗阻感。
2.表现:宝宝在吞咽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停顿、抗拒,甚至会将食物吐出。吃奶时,宝宝可能会吸吮几口就停下来,或者表现出不愿意继续吃奶的情况。长期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宝宝摄入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四、全身症状
1.一般情况:多数情况下,宝宝鹅口疮以局部症状为主,但在少数严重病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果宝宝的免疫力较低,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白色念珠菌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
2.具体表现: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但也可能会更高。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进食减少和感染的影响,宝宝的体重可能会不增甚至下降。
温馨提示:宝宝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鹅口疮。家长在照顾宝宝时,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喂奶后可以给宝宝喝少量温水,以清洁口腔。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自行给宝宝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于正在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奶前要清洁乳头,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奶嘴等要定期消毒,防止白色念珠菌的滋生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