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分期及基本病变是什么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典型自然发展过程分四期,各期有不同病变特点,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大叶性肺炎有特殊情况,儿童病情变化快需注意药物等,老年人病变不典型要综合基础病,妊娠期女性需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并保母婴安全,病变消散后多数可恢复正常,少数可并发其他病症。
一、大叶性肺炎分期及基本病变
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累及肺大叶的纤维素性炎,典型的自然发展过程分为四期:
充血水肿期:发病第1-2天,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细菌可在渗出液中检出,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可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大叶。
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进一步肿大,质地变实,切面灰红色,似肝脏,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渗出物中仍能检测出较多的细菌。此期渗出物中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为本病特征性体征提供了病理基础。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发生胸痛,并可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大部分已溶解消失,渗出物中仍能检出大量细菌。此期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少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因受压,血流量减少,颜色逐渐变浅,肉眼观呈灰白色。
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病灶区域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并释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将渗出物中的纤维素溶解,由淋巴管吸收或经气道咳出。此时渗出物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极少数患者可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致病菌毒力过强而并发肺肉质变、胸膜肥厚和粘连、脓胸、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在各期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肺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充血水肿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等较明显的症状,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监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优先考虑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各期的病变可能不典型,临床表现可能相对隐匿,如发热不明显等。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肺炎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同时,老年人的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溶解消散期需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肺组织的恢复。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大叶性肺炎时,需要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各期的治疗中,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样变期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抗感染治疗,但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