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表现
急性间质性肺炎有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表现。症状有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部分发热及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有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等改变,胸部CT可清晰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血常规白细胞等可反映炎症,动脉血气分析多有低氧血症等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呼吸困难: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多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这是较为突出的症状。在疾病早期,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感到明显呼吸困难。其机制主要与肺部的炎症导致肺间质增厚,影响了气体交换有关,使得氧气不能有效地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例如,研究发现患者肺部的弥散功能会显著下降,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2.咳嗽:多数患者会伴有咳嗽,咳嗽多为干咳,少数患者可能有少量白痰。咳嗽的产生是由于炎症刺激气道黏膜,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所致。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咳嗽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比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其气道本身存在一定损伤,在患急性间质性肺炎时咳嗽可能相对更明显,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3.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关表现;而老年患者发热时,可能机体反应不典型,需更细致地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来判断病情。
4.全身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波及全身,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及乳酸堆积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全身症状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综合评估和处理。
二、影像学表现
1.胸部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磨玻璃影等改变。胸部X线对于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初步了解肺部病变的大致范围和分布情况。例如,在疾病初期,可能仅能看到双肺下野的轻度纹理增多,容易被忽视。
2.胸部CT:胸部CT是诊断急性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影、实变影等,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高分辨率CT(HRCT)能更精确地显示肺间质的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胸部CT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胸廓发育等因素,病变的显示可能相对不如成人清晰,但仍可发现相应的肺部异常改变。
三、实验室检查表现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会增快,C-反应蛋白(CRP)也会升高,这些指标反映了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对于老年患者,其血常规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炎症情况。
2.动脉血气分析:多表现为低氧血症,PaO?降低,同时可伴有PaCO?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增大。这是由于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导致的。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者,其基础的肺功能可能存在一定损害,在患急性间质性肺炎时,动脉血气分析的异常可能更为明显,需及时评估患者的氧合状态,以指导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