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性肺炎有哪些危害和病因
小叶性肺炎有危害和病因两方面情况,危害包括呼吸功能受损可致低氧血症等,还会引发脓胸、脓气胸、肺脓肿等并发症;病因有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还有宿主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长期吸烟、居住环境差者易患。
一、小叶性肺炎的危害
1.呼吸功能受损:可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小叶性肺炎患者肺部炎症会影响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得氧气不能有效地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呼吸功能受损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为明显的不良影响,如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氧供。
2.引发其他并发症
脓胸:炎症累及胸膜可导致脓胸,表现为高热不退、胸痛加剧等。病原菌可能通过直接蔓延等方式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的化脓性炎症。
脓气胸:肺组织坏死溃破入胸膜腔并伴有气体进入,可出现气急、发绀等表现。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组织破坏,气体进入胸腔所致。
肺脓肿:肺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形成脓肿,患者会出现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病原菌在肺部繁殖,引起局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肺脓肿。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往往进展较快,治疗难度增大。
二、小叶性肺炎的病因
1.病原体感染
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小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它可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在肺部繁殖引发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侵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叶性肺炎往往病情较为严重,易形成脓肿等并发症。
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可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进而累及肺部。在流感季节,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小叶性肺炎的风险增加。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得细菌更容易继发感染,从而加重肺炎的病情。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也是引起小叶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感染。支原体感染后可引起肺部的间质性炎症,同时也可能伴有支气管炎症。
2.宿主因素
年龄: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如气道较窄、黏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等,更容易发生小叶性肺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也易患小叶性肺炎。例如,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弱,一旦感染病原体,容易引发肺部炎症。
基础疾病:患有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小叶性肺炎。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受到影响,肺部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不佳,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肺炎。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小叶性肺炎的发病风险。此外,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也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从而容易引发小叶性肺炎。例如,在一些集体宿舍等居住环境拥挤的地方,病原体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导致多人发生小叶性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