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常见症状、其他可能伴随症状及重症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有不同程度,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呼吸道症状(咳嗽、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其他可能伴随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腹泻等;重症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损害等。
一、常见症状
1.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一般来说,发热可以是低热(体温在37.3-38℃)、中等度热(体温在38.1-39℃)或高热(体温超过39℃)。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相对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2.呼吸道症状
咳嗽:较为常见,多为干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痰情况。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试图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病原体排出。不同个体咳嗽的程度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只是偶尔轻咳,而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频繁剧烈咳嗽,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咽干、咽痛: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干、咽痛,这是病毒感染累及上呼吸道黏膜所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咽干、咽痛,但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鼻塞、流涕:少数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这是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二、其他可能伴随症状
1.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等原因引起。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乏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可能会更快感觉到乏力且恢复相对较慢,而平时较少运动的人可能乏力症状相对更明显。
2.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肌肉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引起肌肉组织的一些炎性变化,导致肌肉酸痛感。不同年龄人群对肌肉酸痛的感知和表达不同,儿童可能会通过哭闹、不愿活动等方式表现出肌肉不适。
3.腹泻
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累及胃肠道有关。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感染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腹泻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而且腹泻可能会导致脱水等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
三、重症表现
1.呼吸困难
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呼吸困难是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提示肺部病变较为严重,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对于老年人或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及时就医干预。
2.低氧血症
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低氧血症会影响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心、脑等重要器官。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低氧血症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血氧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低氧。
3.多器官功能损害
在极个别重症病例中,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肝肾功能损伤等。这是由于严重的病毒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个器官受到累及。对于有基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感染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