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部分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可考虑的情况包括骨折类型、患者一般情况、受伤时间及局部情况;具体措施有复位和固定;存在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关节功能恢复受限等风险与局限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并密切观察病情调整方案以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
一、可考虑保守治疗的情况
1.骨折类型:对于一些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如SchatzkerⅠ型骨折(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无移位)等,可考虑保守治疗。此类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骨折端相对稳定,能够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等方式维持骨折位置,促进骨折愈合。例如相关研究表明,部分无明显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骨折愈合率较高,且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患者一般情况:老年患者若存在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时,多倾向于保守治疗。因为手术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而保守治疗相对创伤较小,更适合此类患者的身体状况。
3.受伤时间及局部情况:受伤时间较短且局部肿胀较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若符合保守治疗指征,也可尝试保守治疗。此时局部组织损伤相对较轻,通过及时的制动等处理,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二、保守治疗的具体措施
1.复位:首先需要进行手法复位,通过适当的手法使骨折端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复位过程需要在X线等影像设备监测下进行,确保复位效果。
2.固定:复位后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固定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防止出现固定过紧等导致的并发症。
三、保守治疗的风险与局限性
1.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风险:相比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存在一定的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风险。如果骨折复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导致关节畸形,进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保守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愈合不良情况。
2.关节功能恢复受限:由于保守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在骨折愈合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膝关节活动度减小、力量减弱等,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四、特殊人群的保守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胫骨平台骨折保守治疗时需特别谨慎。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因为固定不当或骨折愈合不良可能会影响儿童膝关节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肢体不等长、膝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所以儿童患者保守治疗时需要更频繁地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骨折正确愈合且不影响生长发育。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时,除了关注骨折本身的情况,还需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如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维持骨骼健康,同时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总之,胫骨平台骨折部分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但需要严格把握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