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发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性交痛和不孕等问题。痛经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育龄期女性高发,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会影响;慢性盆腔痛持续超6个月,女性更易患,有特定病史风险高;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同年龄段及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性交痛仅女性有,与病灶累及部位有关,特定病史概率高;不孕因影响输卵管、卵巢及盆腔环境等,年龄增长及焦虑等生活方式会加重。
一、痛经
1.特点:多为继发性痛经,即自发生内膜异位症后,患者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疼痛程度不一,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一般月经来潮1-2天开始出现,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之后逐渐缓解,直至月经结束。
2.年龄因素影响:育龄期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可能会有不同表现,部分女性可能因长期痛经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痛经可能更明显,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二、慢性盆腔痛
1.表现:盆腔区域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坠痛等,常在性交、经期或排便时加重。
2.性别差异: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出现慢性盆腔痛,可能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内分泌特点有关。
3.病史影响:有过盆腔手术史、月经初潮早、经期长等病史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慢性盆腔痛的风险较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或盆腔环境改变。
三、月经异常
1.经量增多:表现为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肌层血管收缩不良等,从而引起经量变化。
2.经期延长:正常经期一般为3-7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经期超过7天的情况,与异位内膜影响子宫的正常节律性收缩及内膜的不规则脱落有关。
3.年龄与月经异常关系: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若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内分泌逐渐紊乱,也可能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月经周期及经量的改变。
4.生活方式对月经异常的影响:过度减肥、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干扰内分泌,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月经异常表现。
四、性交痛
1.表现:在性交过程中或性交后出现盆腔深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2.性别因素:仅见于女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累及盆腔腹膜、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有关,性交时这些部位受到刺激引发疼痛。
3.病史相关:有盆腔炎病史、多次人工流产史等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交痛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些病史可能导致盆腔组织粘连等情况,增加性交痛的发生风险。
五、不孕
1.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功能、卵巢的排卵及拾卵功能,还可能导致盆腔内环境改变,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从而引起不孕。据相关研究,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
2.年龄与不孕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能力逐渐下降,不孕的发生率相对升高,因为年龄因素会影响卵巢功能及卵子质量等。
3.生活方式对不孕的影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的女性,可能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进而增加不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