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什么意思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严重并发症,分显性、隐性剥离,病因有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等,对母儿有不良影响,诊断靠临床表现、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依病情采取相应分娩方式等,需通过定期产检等预防。
胎盘早剥的分类及表现
显性剥离:胎盘剥离后,血液沿胎膜与子宫壁之间经宫颈管向外流出,表现为阴道流血。出血较多时,可见明显的阴道流血现象,且可能伴有腹痛,腹痛程度与胎盘剥离面积等有关,剥离面积较大时腹痛较剧烈。
隐性剥离:胎盘剥离后,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无阴道流血或流血较少。此时孕妇可出现持续的腹痛、腰酸等症状,子宫往往呈强直性收缩,子宫触诊硬如板状,压痛明显,胎位摸不清楚,胎心可能异常。
胎盘早剥的病因
血管病变:孕妇患有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这些疾病可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蜕膜层与子宫壁之间积聚,引发胎盘早剥。例如,有研究表明,患有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群体。
机械性因素:外伤(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击或摔倒后腹部着地等)、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时,胎儿下降牵拉脐带等,都可能导致胎盘早剥。比如,孕妇腹部受到剧烈撞击后,容易引发胎盘早剥。
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时,大量羊水快速流出;双胎妊娠时第一胎儿娩出过快等,均可使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剥离。
其他因素:高龄孕妇、吸烟、滥用可卡因等也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的影响: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产后出血,且由于出血量大,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时可危及孕妇生命。另外,胎盘早剥还可能导致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对胎儿的影响:胎盘早剥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可造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即使胎儿存活,也可能因缺氧等原因导致生长受限、神经系统发育受损等后遗症。
胎盘早剥的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孕妇的病史(如外伤史、高血压病史等)、症状(阴道流血、腹痛等)及体征(子宫压痛、胎心异常等)进行初步判断。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胎盘的位置、胎盘后血肿等情况,但对于一些轻型的胎盘早剥可能诊断有一定难度。超声下可见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液性暗区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孕妇的贫血情况、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等,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胎盘早剥的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或确诊胎盘早剥,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病情较轻、以外出血为主、宫口已扩张且估计短时间内可分娩的孕妇,可经阴道分娩。而对于病情较重,尤其是出现胎儿窘迫、孕妇病情恶化等情况时,多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要积极纠正休克、防治并发症等。
胎盘早剥的预防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孕期要注意避免腹部外伤,尽量减少外倒转术等操作的不必要实施。
双胎妊娠孕妇在分娩时要注意正确处理,避免第一胎儿娩出过快等情况。
孕妇要避免吸烟、滥用可卡因等不良行为。高龄孕妇等高危人群要加强孕期监测。
总之,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需要引起孕妇、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保障母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