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咳嗽吃什么药
小儿感冒咳嗽有止咳化痰类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及缓解感冒症状类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还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体位引流等,特殊人群婴儿、过敏体质小儿、有基础疾病小儿需分别注意用药谨慎、留意药物成分、谨慎选药及密切观察病情等。
一、小儿感冒咳嗽的常见药物类型及对应情况
(一)止咳化痰类药物
1.氨溴索口服液:属于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小儿感冒咳嗽伴有痰液不易咳出的情况,使用氨溴索口服液能有效改善咳嗽、咳痰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尤其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需根据年龄调整合适剂量),但对于氨溴索过敏的小儿禁用。
2.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使痰中的糖蛋白多肽链断裂,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容易咳出。在小儿感冒咳嗽有痰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对于因痰液黏稠导致咳嗽剧烈的小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不过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且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需慎用。
(二)缓解感冒症状类药物
1.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小儿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能解热镇痛,人工牛黄有一定的解热镇惊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但需注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且服用后可能会有嗜睡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2岁以下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一)多饮水
让小儿多饮用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使痰液稀释,利于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小儿,按需补充水分,婴儿可少量多次喂水,较大儿童鼓励主动饮水。
(二)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可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湿度环境能减少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三)体位引流
对于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小儿,可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辅助排痰。如小儿咳嗽时,可将其抱起,呈头低脚高的姿势,轻轻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小儿不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婴儿感冒咳嗽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护理、保证充足休息等。若必须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性高的药物,且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剂量使用。因为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错误用药可能会对其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二)过敏体质小儿
过敏体质小儿在选择药物时需特别留意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含有易致过敏成分的药物。例如对某些抗生素或某些复方制剂中的成分过敏的小儿,在选用感冒咳嗽药物时要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
(三)有基础疾病小儿
如小儿本身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在发生感冒咳嗽时,治疗需更加谨慎。选用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除了针对感冒咳嗽的治疗外,还需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