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怎么办
子宫内膜增生是由长期无拮抗雌激素刺激引发的非生理性、非侵袭性内膜异常增殖,分EH和AH,EH进展为癌风险低,AH属癌前病变。症状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部分无明显症状。诊断依靠妇科超声初筛,诊断性刮宫为金标准,宫腔镜可提高准确性。治疗上,EH有生育需求或不愿手术者用孕激素,无效等情况考虑全子宫切除术;AH有生育需求者用高效孕激素等并密切监测,无需求等情况行全子宫切除术等。治疗后要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年轻有生育需求者注重生育功能保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治疗需权衡利弊并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概述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非生理性、非侵袭性的内膜异常增殖状态,主要由长期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引起。根据有无细胞异型性,分为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EH)和不典型增生(AH)。EH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低,而AH则被视为癌前病变,有较高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
1.异常子宫出血: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频发或闭经后又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年轻女性除月经异常外,可能影响生育,导致不孕。
2.其他: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
三、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1.妇科超声:是常用的初筛方法,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等。正常生育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增生时内膜可能增厚且回声不均。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一般≤5mm,若超过该值需警惕增生等病变。
2.诊断性刮宫: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能明确增生类型。
3.宫腔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子宫内膜形态、有无赘生物等,并在直视下取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
四、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
1.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EH)
药物治疗:年轻有生育需求或近期不愿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孕激素治疗,使增生的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从而逆转增生状态。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无生育需求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2.不典型增生(AH)
药物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选用高效孕激素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治疗过程需密切监测。
手术治疗:无生育需求、年龄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推荐行全子宫切除术,必要时还需进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五、治疗后的管理
1.定期复查: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超声及内膜活检等,了解内膜情况,监测有无复发。复查频率一般治疗后前23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子宫内膜增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可降低复发风险;戒烟,吸烟可能影响激素代谢,增加患病风险。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关注生育功能保护,药物治疗可能影响受孕时机,应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备孕。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子宫将导致失去生育能力,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增生或其他病变。围绝经期女性在治疗时,需考虑激素治疗对内分泌及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权衡利弊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同时,该年龄段女性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对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