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毒性肺炎
中毒性肺炎是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以严重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肺炎类型,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等,发病机制是病原体释放毒素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影响,临床表现有全身感染中毒、呼吸和循环系统表现,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抗感染和抗休克,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该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中毒性肺炎的定义
中毒性肺炎又称感染性休克肺炎,是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以严重感染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肺炎类型,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影响多个脏器功能。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较为多见,在寒冷季节、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
2.发病机制:病原体侵入人体肺部后,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出现休克等严重表现,同时还可能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三、临床表现
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患者多有高热或体温不升、寒战、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例如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同时伴有全身乏力。
2.呼吸系统表现:仍有肺炎的基本表现,如咳嗽、咳痰,但相对全身症状可能不突出,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等,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体征。
3.循环系统表现: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心率增快,可达100次/分以上;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等。
四、诊断要点
1.病史:有肺炎相关的感染病史,如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后发展为肺炎的情况。
2.临床表现:具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呼吸系统表现和循环系统表现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能发现致病菌;血气分析可出现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异常等;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可升高。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炎症浸润影等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五、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尽早足量应用。
2.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晶体液及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以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维持血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患中毒性肺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且儿童补液需注意速度和量,避免引起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患中毒性肺炎时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要兼顾疗效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抗休克治疗时要缓慢补液,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中毒性肺炎时,治疗需权衡对胎儿和母体的影响,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抗休克治疗要确保母婴安全,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