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发育迟缓怎么办
胎儿发育迟缓指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体重第10百分位或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可通过超声等评估,原因有母体(营养、疾病、生活方式)、胎儿(染色体、基因)、胎盘脐带(功能不全、异常)等,需加强孕期胎儿(胎动计数、胎心监护)和孕妇自身(体重、血压、血糖)监测,严重时适时终止妊娠,有风险孕妇应加强产检。
一、明确胎儿发育迟缓的定义及评估
胎儿发育迟缓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来评估胎儿生长情况。
二、寻找胎儿发育迟缓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1.母体因素
营养因素:孕妇长期营养不良,如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应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从瘦肉、鱼类、豆类等获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和矿物质(如钙、铁等,牛奶富含钙,动物肝脏含铁丰富)。
疾病因素: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疾病时,会影响胎盘血流和氧气、营养物质的供应。例如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减少胎儿的血供和营养物质输送。孕妇若患有此类疾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必要时在医生监测下进行相应处理。
生活方式因素:孕妇吸烟、酗酒会影响胎儿发育。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胎盘血供;酗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影响胎儿生长和器官发育。孕妇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胎儿因素
染色体异常:胎儿存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时会出现发育迟缓。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目前对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胎儿发育迟缓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若确诊应在医生评估下考虑后续处理。
基因异常:某些基因缺陷也会引起胎儿发育迟缓,目前主要依靠产前诊断来发现此类问题,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咨询和处理。
3.胎盘和脐带因素
胎盘功能不全:胎盘面积过小、胎盘钙化、胎盘早剥等会影响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超声检查可帮助评估胎盘情况,对于胎盘功能不全的孕妇,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安全。
脐带异常:脐带过长、过短、缠绕、打结等会影响胎儿血供。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脐带异常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监测和处理措施,如脐带缠绕过紧可能需要适时终止妊娠。
三、加强孕期监测
1.胎儿监测
胎动计数:孕妇自数胎动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简单有效方法。一般怀孕28周后开始自数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若胎动计数明显减少或增多,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等问题,需及时就医。
胎心监护:从孕晚期开始进行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儿心率的变化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若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如胎心减速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孕妇自身监测
定期测量体重,孕妇体重增长异常(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胎儿发育异常相关问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同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孕妇自身的异常情况。
四、适时终止妊娠
当胎儿发育迟缓严重,经评估继续妊娠对胎儿危害较大时,如出现胎儿严重缺氧、胎盘功能严重不良等情况,应适时终止妊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保障胎儿的存活和健康。
对于有胎儿发育迟缓风险的孕妇,尤其是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等,应加强产前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大程度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婴健康。



